中美关税战打响,2025年下半年房价即将下行?房子到底买不买?
基本信息

标题 中美关税战打响,2025年下半年房价即将下行?房子到底买不买?

详情

2025年中美关税战对楼市的影响呈现“短期承压、长期分化”特征。核心城市受益于政策托底与资产避险需求,房价有望逐步维稳;非核心城市则面临长期调整压力。

购房者应抓住降息与政策窗口期,聚焦“产业 + 人口”双流入区域;卖房者需优化资产结构,规避低效资产。同时,要密切关注全球通胀走势及国内政策动态,灵活调整策略 。

简单来说,一二线核心城市的好房产可以买也可以持有,有投资和保值增值属性;三四线城市刚需可以买,买就用来住,别想着升值;老破小赶紧卖,换品质高的房产。

中美关税战对房价的影响错综复杂,涉及宏观经济、区域市场、政策调控等多个层面。下面,我们将从关税战对房价的影响机制、房价走势预测、购房与卖房策略等方面展开分析,为广大购房或卖房者提供参考。

关税战对房价的影响机制

1. 宏观经济与政策调控

关税战导致中国对美出口下滑,对宏观经济产生拖累。据估计,关税战可能使中国对美出口下降30%-60%,拖累GDP增长0.8%-1.9%,这间接削弱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,抑制购房需求。

为应对经济压力,中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,2025年5年期LPR预计降至2.5%左右,降低房贷成本,刺激购房需求。然而,若关税战推升输入性通胀,当CPI突破3.5%时,央行可能被迫加息,短期内压制房价。(这点非常重要)

2. 区域市场分化

核心城市: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一线及强二线城市,受益于资产避险需求、政策支持及内需驱动,房价可能维稳甚至上涨。2025年,核心城市预计占据80%优质交易量,高端住宅的抗通胀属性凸显。(这点结合最新住宅强标不难发现)

非核心城市:部分非核心城市因库存高、人口流出及产业空心化,房价可能长期调整。如东北部分城市面临“通胀型滞涨”风险。

3. 外资与资本流动

关税战加剧全球资本避险情绪,削弱外资对商业地产如写字楼、物流园区的投资意愿,但对住宅市场影响有限。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,国内投资者可能转向核心城市房产作为“避风港”,支撑房价。

4. 政策驱动的供需调整

政府计划投入数万亿资金收购房地产库存,并通过保障房、城市更新等长效机制稳定市场。房企也加速转型至“精品化 + 轻资产运营”,代建、长租公寓等新模式成为增长点,缓解高库存压力。

2025年下半年房价走势预测

1. 止跌回稳趋势

高盛等机构预测,2025-2026年房价将逐步为稳。这主要得益于供需再平衡、政策支持(如税收优惠、降息)以及美联储降息带来的全球流动性宽松。核心城市已现筑底迹象,2024年底二手房成交回升,2025年4-6月可能出现“小阳春”行情。

2. 风险与不确定性

若关税战持续升级,导致就业恶化或输入性通胀失控,可能延迟房价复苏。三四线城市受制于人口流出和库存过剩,房价调整周期可能长达3-5年。

购房与卖房策略

1. 购房建议

选对区域:老生常谈的话题,优先选择一线及强二线城市,如成都、武汉、杭州的主城区、地铁房或高端改善型住宅,这类房产抗风险能力更强。

把握时机:关注2025年4-6月“小阳春”及降息落地节点,利用低利率(LPR或降至2.5%)和税收优惠(如契税减免)降低购房成本。

规避风险:外贸依赖型城市如深圳、苏州短期波动较大,非核心三四线城市需谨慎入场。

2. 卖房建议

优化资产:持有三四线城市房产的业主建议逐步减持,转向核心城市优质资产或抗通胀标的,如黄金、国债。

适时置换:若持有老旧或非核心地段房产,可趁政策宽松期置换为改善型住房,享受政策红利。

关注风险:房企债务压力下,期房交付风险仍存,优先选择现房或准现房交易。(这点就不用过多赘述了)

3. 动态监测指标

关注月度CPI、出口增速、失业率及70城房价指数。留意央行货币政策报告、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及保障房推进进度。

宏观经济知识拓展

1. CPI与GDP关系

CPI反映居民消费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,衡量生活成本;GDP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,体现经济总量。二者存在动态关系:

高GDP增长 + 高CPI:形成过热型通胀,如中国2007年GDP增速14.2%,CPI达4.8%,央行连续加息抑制过热。

低GDP增长 + 高CPI:出现滞胀,如2022年全球能源危机下,欧元区GDP仅增长3.4%,CPI却达8.4%。

高GDP增长 + 低CPI:实现健康增长,如美国1990年代“新经济”时期,GDP年均增速4%,CPI仅2.5%。

低GDP增长 + 低CPI:面临通缩风险,如日本“失去的三十年”,GDP长期低增长,CPI多次负值。

2. CPI对房价的影响

正向推动:当CPI持续上涨(年涨幅超过3%),货币购买力下降,居民倾向投资房地产等抗通胀资产,推高房价。若CPI上涨伴随工资增长,且央行维持低利率,房贷成本低,房价可能持续上行。

抑制作用:当CPI涨幅超过政策容忍阈值(我国通常以3%为参考线),央行可能加息,导致房贷利率上升,购房成本增加,压制房价。若CPI上涨快于工资增速,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,购房意愿和能力下降,房价承压。

简单来说,一二线核心城市的好房产可以买也可以持有,有投资和保值增值属性;三四线城市刚需可以买,买就用来住,别想着升值;老破小赶紧卖,换品质高的房产。

图片